王希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信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信阳市严格按照省委“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全面实施“1335”工作布局,将加快数字化转型作为引领性、战略性工程,大力实施“绿色崛起”,统筹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快构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持续推进我市数字化转型工作。
一、突出顶层设计,统筹数字化转型工作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市政府先后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工信、发改、科技、财政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加强对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领导。同时,将数字化转型重点任务纳入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市直相关牵头部门进一步细化任务和阶段目标,传导压力;各县区结合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围绕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完善顶层设计。先后印发了《信阳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信阳市加快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信阳市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工作方案》和《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信阳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等文件,作为数字化转型指导文件,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开展。
三是实施系统运作。牢固树立“13710”工作理念,市政府统领数字化转型工作,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先后召开多次数字化转型专题会议,对重点工作、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市电子信息专班等实行周例会制,开展集中办公进行攻坚,每周听取数字转型工作推进过程中碰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督促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二、突出基建投资,筑牢数字化转型基础
优化升级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建设5G网络,累计建成8049个基站;45个工业园区实现5G信号全覆盖;改造优化宽带网络,新增FTTH端口9万个,新增10GPON端口约1万个,达到国家工信部双千兆城市建设标准;打造了信阳综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淮滨县纺织服装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有效助力信阳市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快建设融合基础设施,已完成省交通运输三级综合监管平台市级平台项目建设。推进能源设施智能化,规划建设明阳智慧能源大厦及智慧能源指挥调度中心项目,编制完成信阳市智慧能源指挥调度中心项目方案。推进生态环境设施智能化,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预警平台接入建筑工地视频已经完成,项目建设初验通过。
三、开展技术创新,发展壮大数字核心产业
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业,加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数字信阳产业园完成省级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申报。推动5G产业发展,建成5G+肝素钠创新研究中心,谋划建设5G联合创新实验室,探索5G+区块链发展应用,已完成上链数据信息7类7.5万余条,推送有效证照数据 56.2 万条。积极推动卫星产业深度应用,成立信阳航天宏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围绕谷麦光电、中部半导体等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重点企业供应链绘制产业链图谱,突破发展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品。加快发展数据服务产业,成立信阳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现有数据资源,探索数据交易服务,开展与华为等IT龙头企业合作,目前信阳市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接入单位48家,接入数据接口59个,数据5.67亿条,累计数据交换次数为9.4亿次。
四、实施重点突破,全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深化工业数字转型,培育了国家级智能制造新模式试点示范和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各1家,成功创建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33家,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和制造业“双创”平台5家,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1家,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66家,开展对标企业534家,启动贯标企业48家,组织20余家企业申报了国家和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相关试点。实施工业互联网发展工程,积极打造信阳中部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5G+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企业。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加快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有序推进信阳国家物流枢纽大别山多式联运物流园—公铁联港智慧物流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建设浉河区B型保税物流中心、信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产业园等重大工程建设;农村网络零售额65.3亿元,同比增长22%;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1.3亿元,同比增长27%。深化智慧金融,河南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信阳分厅中小微企业总注册量10312家,注册率排名全省第5位;放贷企业1921家,累计授信71.45亿元,授信额排名全省第5位。打造智慧文旅,完成四个非遗项目的视频制作,建成鸡公山风景区“5G+智慧文旅”建设工程、桃花寨智慧化景区建设项目。
五、全面提升数治能力,强化数字化转型保障
为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市政府与华为公司合作建设“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数字化赋能平台”,解决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难点痛点,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加快政务网络和政务云建设,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已完成安装调试。积极搭建市县两级“一件事一次办”平台,可办事项达84个(其中涉及企业主题事项44个),已完成信阳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开发设计。加快智慧城市平台建设,收集完成我市智慧城市领域重大项目。全力打造数字乡村,持续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促进各县区文化云与省、市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六、释放数字服务动能,优化数字生态体系
打造技术创新平台,羚锐制药牵头组建“河南省中药现代化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培育了信阳榕基信息技术公司等申报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明阳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组建河南省新能源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平台,开展工业互联网进园区“百城千园”活动,对我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工作,征集数字化转型战略重点建设项目,形成了2023年数字化转型战略重点工作台账。
实施企业上云上平台提升行动,每季度开展企业上云培训活动,已累计开展12场上云推荐活动,累计推动8099家企业上云。搭建我市综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建材家居、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建立数据资源合作共享机制,初步实现了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数据采集、汇聚、监测、匹配和分析应用,为全市45个工业企业园区、1241个规上企业及28000个企业提供服务,已有628家企业入驻平台,连结设备数32563台,SaaS用户998个,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组织领导。依托信阳市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数字化转型战略推进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研究部署重点工作、督促落实重要事项。
(二)强化政策引导。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完善基金管理办法,引进培育数字产业初创企业。鼓励各县区根据发展实际,设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制定支持产业集聚发展、企业主体培育、创新能力提升等政策措施。
(三)强化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依托“万人助万企”活动,加强资金、土地、人力资源、数据等要素保障,及时跟踪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梳理数字核心产业创新链产业链关键节点、制定产业链图谱、供应链地图,以重大项目建设牵引要素集聚、产业配套,加速项目落地见效。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联 系 人:于强 电话:6366517
信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