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模式 无障碍阅读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政策解读

建议提案
办理

依申请公开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6139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廖玺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重点工业企业服务

市政府出台了《信阳市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方案》《信阳市2023年度重点工业企业支持政策》等政策文件,筛选ABCDE五类企业,分级统筹推进。分别召开了A、B、C类企业家座谈会,以领导包联、县区服务、部门指导、专班跟进的方式,助力重点工业企业健康发展。1-5月A、B、C类企业总体均稳定增长,ABC三类重点工业企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其中,A类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53%,B类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5%,C类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2.4%,为稳经济大盘提供了支撑。D类企业,成功申报2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达到95家,向工信部推荐了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E类企业,筛选243家企业建立升规纳统重点培育库。

二、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129日,召开了2023年信阳市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树牢“项目为王、结果导向”理念,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抢抓苏信合作和大湾区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开展资本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产业链招商。上半年,全市累计签约主导产业项目226个,合同投资总额631亿元;开工145个,年度计划投资242.4亿元,完成投资105亿元,投资完成率43.3%;投产37个,完成投资33.3亿元。组团参加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河南),签约项目77个(数量全省第一),项目投资总额399.9亿元,明阳智慧集团豫东南高新区绿色零碳产业园项目、广东青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青云算力产业生态基地项目2标志性重大项目在会场主席台签约中储国能技术有限公司300MW空气压缩储能示范项目4个项目在主会场签约。推动市级统筹项目共33个,年度计划投资255亿元,已开工项目26个,年度计划投资209亿元,已完成投资116亿元。省重点工业项目66个,年度计划投资591亿元,已完成326亿元。第七、八期“三个一批”工业项目共438个,年度计划投资1496亿元,完成投资812亿元。

三、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

出台《信阳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着力培育重点产业链工作推进方案》,围绕主导产业集群,积极融入河南省重点产业链群,引进和培育链主企业,建立和延补产业链条,打造11条重点产业链,提升产业集群集聚度和区域配套水平,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水平。装备制造,以信钢、明阳为依托,完善产业链条,布局制氢储氢、空气压缩储能等项目,重点打造新能源装备产业链、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链、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链3条产业链。绿色家居,依托杭萧钢构、万华生态、现代筑美等龙头企业,推动绿色建材、绿色建造、绿色家装、智能家居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全链条绿色大家居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依托小米科技、谷麦光电、舜宇光学等重点企业,以消费电子风口为导向,努力打造专业领域优势突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打造新型显示产业链(群)、光电元器件产业链(群)2条产业链。绿色食品,依托正大农牧、华英集团、豫道食品等龙头企业,打造地域特色鲜明、品牌影响力较大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重点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链(群)、预制菜产业链(群)2条产业链。时尚纺织,依托阳光集团、浙商纺织、海融纺织等龙头企业,壮大纺织规模,尽快形成全产业链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重点打造纺织服装产业链、户外用品产业链(群)两个产业链。生物医药,依托羚锐制药、信合援生等龙头企业,做大高能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四、强化各类保障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机制。推动政策工具、金融工具等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实施意见》,由市工业强市指挥部负责统筹智能制造产业链、绿色家居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链、时尚纺织产业链、应急救援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链、小米产业链等产业链专班及企业纾困解难、企业服务“两清一兑”等企业服务专班的工作推进。出台了2023年度重点工业企业支持政策》等文件,保障重点企业生产要素,支持我市重点工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激发企业动能二是提升载体承接能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实施开发区、集聚区承载能力提升行动。建设集约高效的水、电、路、气、暖、给排水系统,保障企业生产需求,每个园区动态储备1000亩标准地,用于保障重大工业项目落地,动态储备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以上,积极推进“空地”待商、“净地”招商,实现小微企业“拎包入驻”。三是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引导制造业企业借助自身平台引人使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制定人才激励机制,打造优良用工环境,将产业人才及其子女就学就医纳入优先保障范围。着重培养引进高级管理人才、高级科研人才、高级熟练技术工人等,让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得以投入行业一线工作,让企业技术创新人才供给切实满足市场需要。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把精力放在服务企业上,提高企业办事便利度,企业满意度。上半年召开市级企业纾难解困办公例会19期,研究68家企业90个问题,县区召开85次,研究267家企业394个问题,市级专班交办98个问题。各县区调整助企干部、配套出台出台重点工业企业支持政策,累计收集640个问题。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建设发展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人:薛智文  电话:0376-6366581

 

 

 

 

          信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