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工信局服务重点企业稳增长冲刺工业经济“开门红”
今年以来,信阳市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全市拼抢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制定《信阳市2025年工业经济拼抢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工作方案》《信阳市包保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方案》,分类服务工业企业稳定生产,力拼工业经济一季度“开门红”。
一是强化要素保障,推动稳岗稳产。针对性加强春节期间连续生产企业的要素保障,推动全市工业企业节后快速复工达产。春节期间,全市连续生产的工业企业较去年多26家,规上企业节后复工进度、达产进度分别较去年提早1天、4天。
二是强化包保服务,稳定工业大盘。对71家支撑作用强、成长性高、产业链关键节点型企业开展重点包保服务。1—2月,71家企业有46家实现产值增长,合计产值同比增长11.5%,有效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其中,同合车轮、万华禾香、泰禾木业等2月份集中检修调试设备的重点企业,均顺利完成检修,3月1—20日用电分别同比增长132%、251%、45%,带动全市工业生产进一步加快,3月1—20日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8.5%。
三是强化动能培育,增强发展后劲。加强对去年二季度后新投产入规的34家企业服务保障,支持企业快速壮大,形成新的拉动力,1—2月份,34家企业上拉全市规上工业产值1.2个百分点。狠抓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一季度全市计划新开工的64个重点工业项目,前2个月已开工59个,开工率达到92.2%,带动1—2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4.7%,增速居全省第2位。
四是强化政策落实,激发企业活力。编制惠企政策宣传册3000份,联合财政部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第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财政奖励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春节期间走访规上工业企业1900余家次。举办一季度“开门红”政策宣讲工作会、满负荷生产奖励政策落实工作推进会,狠抓政策宣传,加强企业指导,支持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截至3月20日,全市有568家规上工业企业用电实现正增长。
五是强化监测调度,实现高位开局。成立5个调研组,深入县区和企业生产一线开展调研指导,协同供电部门对规上工业企业用电情况开展旬监测,前2个月下发《预警提醒函》15期,指导县区帮助企业40家。1—2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居全省第4位,实现了全年高位开局,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打下坚实基础。